 |
 |
大館呈獻「光影邊緣一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
2025-08-05
大館 2025 年夏季展覽「光影邊緣—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聚焦香港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之一「臥底」。在光影交織的香港電影世界中,犯罪類型片一直佔據核心位置,當中最引人入勝的角色,莫過於那些遊走黑白之間、身份複雜且氣息陰暗的臥底人物。展覽於2025年8月1日至10月5日,在大館複式展室帶領觀眾探索這些潛藏於光影背後的故事。
 
是次展覽大館邀請到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參與協辦,由導演陳詠燊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溫祺德聯合策展。
 
大館複式展室將以電影級製作重現經典香港臥底電影場景,讓觀眾以演員視角親身走進臥底世界,透過「光影邊緣—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拆解臥底行動的程序。
 
除了一眾得獎電影人及演員的幕後專訪,展覽更會分享前臥底探員、心理學家及相關專業人士的親身經歷,對照電影中的虛構情節與現實世界的真相。是次展覽展出一系列珍貴的電影文物,包括劇本原稿、原裝電影段,以至當年所獲的重要獎項。同時,大館的部分展覽門票收益將用於支持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以培育本地新晉創作人才,持續推動香港電影產業的創意發展。
 
「光影邊緣一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回顧香港臥底電影逾40年的發展軌跡,從新浪潮先鋒章國明的《邊緣人》(1981)•到八、九十年代動作片盛世如林嶺東的《龍虎風雲》(1987)、吳宇森的《英雄本色II》(1987)與《辣手神探》(1992),再到霍耀良的《龍在邊緣》(1999),千禧後劉偉強與麥兆輝的《無間道》(2002)、爾冬陞的《門徒》(2007),以及陳木勝的《掃毒》(2013)。即使電影風格與觀眾口味隨時代不斷變遷,臥底這種身處光與影、正義與罪惡之間的角色,為香港電影在國際留下獨特印象,是經典一句「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最佳寫照。
 
「光影邊緣一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以十個場景展開一場光影旅程,部分場景重現了經典電影時刻,配以劇本手稿,以及與導演、演員和配樂大師的訪談片段。

展覽從第一幕「我是⋯」開始,觀眾將於臥底電影對白交織而成的聲景中,隨角色從現實抽離,蛻變為全新身份。
接著進入第二幕「邊緣人網」,透過介紹八部臥底電影的案情,讓訪客的思緒逐步準備好,為即將展開的臥底世界體驗鋪陳。
第三幕「無間交易」與第四幕「風雲戰場」展示了臥底在執行任務時所面對的挑戰和壓力。
第五幕「命在邊緣」展出由香港插畫師塵阿力創作的大型畫作,沿著複式展室LG1樓走廊,描繪出臥底電影的經典戲軌;
第六幕「被遺忘的房間」則聚焦雙重身份帶來的心理矛盾與孤獨痛苦。
在第七幕「辣手茶樓」與第八幕「橫掃片場」中,臥底故事的張力轉化為動作場景體驗,
觀眾隨後可在第九幕「電影門徒」欣賞由頂尖電影人借出的珍貴手稿與獎座。
展覽最終以第十幕「A Better Tomorrow」作結,借用《英雄本色II》的經典場景,點出眾人無懼犧牲,只為追求一個「更好的明天」。這一幕,既是終章,也是祝福一未來,仍然值得我們期待。
 
展覽特別呈現一系列獨家訪談片段,走訪電影圈及真實臥底行動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的電影人包括:金像影帝古天樂;殿堂級導演徐克、麥兆輝、章國明;金像配樂大師泰迪羅賓與金培達;以及導演兼前警司陳欣健。
 
展覽重現多個經典臥底電影場景,邀請觀眾親身走進角色所處的世界,精選亮點包括:
林嶺東執導的《龍虎風雲》中,一場爆發激烈槍戰的場面,配合環迴聲效,彷如置身火拼現場。
劉偉強與麥兆輝執導作品《無間道》中出現的心理諮詢場所,是揭示臥底探員心理掙扎的關鍵場景。
吳宇森經典作品《辣手神探》中的茶樓場景,警察與黑幫在此展開激烈追逐與高潮迭起的打鬥場面,盡顯導演獨特的動作電影美學。
 
「光影邊緣一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展覽期間將舉辦不同公眾活動,包括「大館對談」及「大館石階影院一邊緣行動」。屆時將特別放映多部臥底電影,包括《邊緣人》(1981)、《英雄本色 |I》(1987)、《龍虎風雲》(1987)、《辣手神探》(1992)、《逃學英雄傳》(1992)、《給爸爸的信》(1995)。放映日期為10月4日、5日及7日 免費入場。
「光影邊緣一香港電影的臥底世界」
2025年8月1日至10月5日上午11 時至晚上7時
大館01 座警察總部大樓LG1樓及LG2樓複式展室
門票於 Klook 公開發售。
港幣$25(標準票)
港幣$15(優惠票,適用於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長者以及殘疾人士)四歲或以下兒童免費入場
少量門票亦可於大館 01 座警察總部大樓G樓售票處現場購買。
leavel message | view message(0)
|
|